•   欢迎光临~~~
  •   欢迎光临~~~

十大国产软件股票:网上手机怎么股票开户-硅片价格持续上涨 专家:多晶硅价格回弹后 硅片制造以不亏本为底线

摘要:   “硅片价格的上涨,体现了原料多晶硅价格回弹后,单纯的硅片制造端以不亏本为底线出价,而不是为了开工和销售竞相降价。”8月4日晚间,中国光伏...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硅片价格的上涨,体现了原料多晶硅价格回弹后,单纯的硅片制造端以不亏本为底线出价 ,而不是为了开工和销售竞相降价。”8月4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31日,硅业分会发文称 ,当周硅片价格延续涨势,各规格价格平均上涨约0.1元/片 。其中,原料价格上涨带动成本增加以及下游采买订单增加是主要原因。另外 ,硅片厂商惜售,大部分厂商严格遵守指导价格进行报价。

  对此,8月4日 ,硅片一线制造商隆基绿能(601012.SH,股价15.92元,市值1206.43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 ,公司通过BC技术(背接触电池技术)差异化和全球化布局缓解盈利压力,二季度实现大幅减亏;上半年,公司组件环节利润提升;硅片等生产环节也在持续降本增效 。

  业内预计多晶硅价格不会涨到6万元/吨

  上述硅业分会发布的文章显示 ,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2元/片,周环比上涨9.09%;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35元/片,周环比上涨8.00%;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55元/片 ,周环比上涨7.64%。

  具体原因为,原料端多晶硅价格继续提高,导致硅片厂商成本上升;需求端方面 ,在出口退税及海外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下,需求明显好转,电池片价格上行。据调研了解 ,当周行业整体开工率较前一周持平,其中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在50%和40%,一体化企业和其余企业开工率均在50%至80%之间 。

  吕锦标表示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 ,单纯的硅片生产商已推行不追求开工率 、不累积库存、以销定产和不亏本销售;而一体化的光伏龙头企业硅片自供比例较高,只有极小一部分通过市场化采购;还有大量光伏企业采购硅料后委托加工成硅片,这也是硅片企业对标的进行定价。

  “实际上 ,如今下游企业一方面认为硅料应该涨价,毕竟硅料生产商不赚钱也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相关政策能够辐射到硅片、电池片 、组件等下游厂商。 ”吕锦标分析称 ,目前硅料价格从3.5万元/吨涨至4.5万元/吨,若传导到组件制造端,成本只会提高0.02元/W至0.03元/W ,增加并不明显,且当前组件销售价格仍低于成本0.04元/W至0.05元/W 。

  吕锦标预计多晶硅不会涨到6万元/吨,因为如此一来 ,组件成本将提高约0.05元/W,下游厂商难以消化,而且行业内多晶硅库存还有二三十万吨 ,加上约10万吨/月的产出 ,下游很容易“打下”多晶硅的价格。

  8月4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也表示,硅料价格上涨直接增加硅片生产成本 ,2025年硅料价格跌至4万元/吨以下后,全行业亏损倒逼中小企业退出。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其中 ,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翻一番,分布式光伏新增1.13亿千瓦 ,市场需求支撑了硅片价格企稳 。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抓紧组织实施 ,于9月30日前报送监察结果 。在工业节能监察过程中 ,进一步规范工业节能监察程序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工业节能监察通知或限制硅料的落后产能,产能可能进一步集中 ,头部企业逐渐掌握定价权。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文件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稳定了价格底线 。”该光伏行业人士说道。

  专家:光伏企业应自觉减产

  近期 ,多家光伏龙头企业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到28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通威股份(600438.SH,股价20.55元 ,市值925.16亿元)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晶澳科技(002459.SZ,股价11.2元,市值370.68亿元)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 。

  其中 ,隆基绿能表示,上半年实现了组件销量的增长,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 ,公司经营仍为亏损、增量不增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 ,实现同比大幅减亏。

  对此,上述光伏行业人士分析称,从制造端看 ,国内组件环节均已开始盈利;从市场端看,虽然北美、欧洲等传统市场增长放缓,但国内、中东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叠加硅料端的政策影响 ,价格回升成为必然趋势,但硅料产能逐渐回归供需平衡任重而道远,产业并购等变数依然较多 ,后市价格仍需观察。

  吕锦标则分析称,光伏大厂亏损收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下游组件需求明显下滑导致出货量减少。“即使如此 ,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仍表示对全年光伏装机规模看好,将2025年装机预测由531GW至583GW上调至570GW至630GW ,每年仍有两位数的增速 。 ”

  在光伏行业政策面 ,吕锦标分析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自身权责范围内给予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银行不收紧贷款 ,辅材企业也通过亏损供货、拉长收款账期等方式支持,光伏企业应该自觉地减产。

  吕锦标同时看到,上游仅有大全能源(688303.SH ,股价26.63元,市值571.27亿元)在2025年年初宣布预计全年多晶硅产量为11万吨至14万吨,相对30.5万吨的产能 ,利用率不到40%;下游组件企业方面,仅有阿特斯(688472.SH,股价9.14元 ,市值337.1亿元)在2024年上半年宣布,主动通过优化出货结构、聚焦高价值市场等方式自律调节产能。

  “目前行业内硅料库存相比年初预计降低了三四万吨,仍未降低太多 ,其中部分是消耗了 ,也有部分是最近因硅料涨价,下游硅片企业加大原材料库存所致 。”吕锦标介绍称,当前暂无新增多晶硅产能 ,宝丰 、晶诺也在7月份停检多晶硅产线,不过通威有12万吨/年的多晶硅项目复产,光伏行业硅料消耗约10万吨/月 。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